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 >> 学校要闻 >> 正文

院士高屋建瓴,重点实验室研究硕果累累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8日   浏览次数:46

125日上午,沈阳医学院环境与人口健康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致远楼第六楼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以训教授、委员教育部王振宁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学系郭新彪教授、辽宁省卫生监督局窦志勇研究员、公共卫生学院段志文教授以及实验室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重点实验室主任肖纯凌教授主持,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先后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及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凝练、实验室研究与人群研究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转化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指导。刘以训院士指出,目前重点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已具规模,可以进一步申报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应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最后,肖纯凌教授对刘以训院士多年来对重点实验室的帮助表示感谢。指出正是在刘院士的悉心指导下,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得以跨越式提升,科研成果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同行的一致认可。肖纯凌教授强调,重点实验室是沈阳医学院重点建设的科技平台,同时也是学院不断发展的标志,希望重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拓宽科研思路,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业绩,脚踏实地为实现“医科大学”的沈医梦而奋斗。

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是沈阳医学院重点建设的科技平台。自1997年起,围绕病原生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分子生物学等几个重点学科,我校建立了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于20071月,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要从五个方向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机制:大气污染与呼吸道微生态研究;环境化学物雄性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营养与慢性病研究;基因与疾病(癌症、肾结石)发生风险研究及机体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处于前沿水平。

 

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3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5人。研究人员中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9,硕士导师18人。科研队伍中既有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的专家,又有从事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专家,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高层次科研队伍。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9项;市级重大、重点项目6项,横向合作项目4项,研究经费850余万元。获得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撰写《大气污染与呼吸道微生态》专著1部、教材及其它专著10部。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特等奖1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研究确立了空气污染对机体影响的早期生物标志,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刘以训院士评价该系列研究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大气污染焦点问题”的研究思路,对指导大气质量的监测、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开展微生态防治、丰富微生态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改善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充满创新精神的成果。

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2450 平方米;新购置了显微操作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PM2.5暴露仓、LC-MSICP-MS、共聚焦显微镜系统、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到近3000万元。

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负责制的双重管理模式。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意识,提高研发能力,扩大学术影响,在国内形成特色和优势。

 

版权所有©  (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     辽ICP备1800863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46#     邮编:110034      传真:+86-24-622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