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 >> 沈医人物 >> 正文

扶贫攻坚沈医人——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团队纪实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1日   浏览次数:1446

20183月,我院选派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到对口乡村开展帮扶工作。田海军、全景梁、朱庆阳、陈岩、郑玉鹏、王丰6位优秀干部分别到苏家屯区佟沟街道上瓦房村、法库柏家沟镇小沟村、新民市高台子镇腰高台子村、康平县小城子镇小城子村、辽中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康平县郝官屯镇新安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

三年来,我院派出的驻村书记秉承一切为了百姓的工作理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总体要求,结合帮扶规划和重点工作,逐一破题,积极推进,使各村的基层党建、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了百姓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讲政治,尽全力,群策群力帮扶

沈阳医学院作为第一书记派出单位,高度重视和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学院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对第一书记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尽最大努力解决和满足。陶庆才书记、任甫院长及其他班子成员多次到驻村干部所在村走访调研、慰问困难群众,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院组织部、工会、国际教育学院、附属医院等部门,也通过捐助物品、文艺汇演等方式,支援各村建设。鉴于扎实的工作成绩,6名第一书记全部被提拔重用,也体现出我院选人用人、激励干事的鲜明导向。


打基础、抓党建,筑牢基层组织建设

小城子镇小城子村位于康平县城北部约20公里,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接壤,是沈阳的北大门、小城子镇政府所在地。20184月,陈岩主动请缨,来到这座距离学院160余公里的淳朴村庄任职第一书记。

抓党建,既是上级对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也是取得帮扶成效的关键。陈岩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他对照领航示范村“3+6”建设标准,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明确每季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号召村两委成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带动全体党员提高学习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陈岩将主题教育和村屯环境治理相结合,派专人入户清理村民家中垃圾,每天两台垃圾清运车、七名环境保洁员上岗值班,为百姓解决了环境治理问题,通过了环境检查三方环评,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向上级协调资金26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其中修建桥涵17个、修建水毁路10公里、安装村屯节能路灯90盏。

同时,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陈岩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同时格外注重正风肃纪工作,选配党性原则强、政治素质高的党员担任村级正风肃纪监督员,帮助监督员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整理正风肃纪档案。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凡涉及村里重大事项的会议均邀请正风肃纪监督员参加,做好全程监督,按照规定做好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工作。

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小城子村的党建工作正在逐渐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2018年,小城子村党支部被 中共康平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小城子村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成了一支战斗力强的工作队。


抓产业,促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的重要工作任务,只有破解“精准”含义、引入量身定制、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项目,才能找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答案。

柏家沟镇小沟村地处沈阳铁岭三县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村民收入依靠养殖业、种植业,但发展方式传统单一,不仅不能有效增收,还造成了村内环境污染。2018年,沈阳医学院的全景梁来到小沟村任第一书记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成了他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一次次走访、一次次谈话,全景梁全面了解到全村种植业、养殖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看好了集体发展肉牛养殖业这个大趋势。小沟村有一个养殖场,叫大山肉牛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是一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妇,懂管理、有技术,但因缺少流动资金周转,养殖场肉牛的数量比较少。全景梁想到,小沟村经济发展困难,一无资金,二无土地,三无技术人员,独立振兴乡村经济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框架下,把张春风夫妻俩扶植为致富带头人,结合扶植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建好肉牛养殖场,再积极争取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跟养殖场进行股份合作,再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其他农民就业增收,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就有了希望。

20185月,全景梁书记根据《沈阳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牵头组织申报了村企股份合作肉牛养殖项目并获得立项。上级划拨奖补资金21万元,同时吸收社会入股资金14万元,小沟村委会与大山肉牛养殖场合作开展肉牛养殖项目。该项目不仅起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用,同时对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盘活闲置资产,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等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年,养殖场新进繁育母牛20头,一年后,养殖场扩容达5倍,按目前市场价格,村集体年收益约2万元,养殖场每年额外增加收入3.5万元。

在新民市高台子镇腰高台子村,每当香菜到了收获的时候,绿油油的香菜地里就会出现一片繁忙景象,现如今,每亩订单香菜能带来4000元的经济收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提到腰高台子村的香菜种植,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朱庆阳。

20183月份,来自沈阳医学院的朱庆阳由沈阳市委派驻新民市高台子镇腰高台子村任第一书记。对于农村生活,朱庆阳并不陌生,他小时候在沈北新区农村长大,与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派驻到村里来,朱庆阳牢记驻村使命,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朱庆阳走遍了腰高台子村的田间地头,走家串户与村干部、村民谈底、唠家常,详细掌握了腰高台子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一个致富的门路也逐渐在他头脑中酝酿出来。

“香菜,在北方通常做为菜肴的辅料,而在南方是作为主料使用的,市场需求量大。”朱庆阳觉得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很合适,并向村民耐心详细地讲起了项目的发展模式、发展前景以及销售渠道等农民关心的问题,经过几番讨论,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经过朱庆阳的多方协调,确定了与广州海特果菜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订单式种植400亩香菜和少量大菜,其中大菜为南方菜品,在本地也属于首次种植。

截至目前,镇腰高台子村以香菜种植为契机,已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了蔬菜商标,蔬菜种植品种更加丰富,蔬菜种植项目达到1000亩以上,打造出了自己的蔬菜品牌。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小村子,已经成为了新民北部,乃至整个沈阳西北部的菜园子

 

扶智力,拔穷根,强化教育扶贫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同样出身农民家庭的全景梁书记深切了解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注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及农村孩子教育问题。在全景梁书记的沟通协调下,沈阳医学院为小沟村捐赠图书478本,合计码洋11080元。口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社科部等二级系部师生相继来到柏家沟镇小沟村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尤其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来法库县柏家沟镇中心小学义务支教活动,使在乡村学习的孩子们与外国人零距离接触,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拓展其交流视野,深受小学师生的欢迎。在一次支教活动中,全景梁书记偶然了解到柏家沟镇中心小学食堂设施简陋,只有餐桌没有座椅,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201月,经过全景梁书记与学院党委汇报沟通后,沈阳医学院援建柏家沟镇中心小学食堂1204座餐桌椅,价值4.8万元。至此,柏家沟镇中心小学学生告别了站着用餐的历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孩子们的教育得到保障,乡村的发展才有希望。为关注乡村儿童健康成长,陈岩在康平市民政局和普助帮困服务中心指导支持下,在村里建立了儿童“益”站。儿童“益”站为乡村儿童提供课后托管服务,辅导孩子们完成作业,督促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暑期开展两批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吃住在村里,设计修改教学课程,倾尽全力为孩子们传播知识,参与学生50余人次。

 

引资金,解民忧,推动乡村振兴

20183月,选派到苏家屯区佟沟街道上瓦房村的田海军刚一进村,就被村里贫穷的景象所震惊:村中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汽车往村里一开,车尾就一溜儿烟尘,路过水坑就崩得一车泥,人一下车没走两步就弄得一身土、一脚泥。跟想象中窗明几净的村部不同,上瓦房村村部屋里乌烟瘴气,地中间立着个站炉子,烟囱直接从被砸碎的玻璃里伸到窗外,一群人围坐在炉子烤火抽烟。87岁的老书记对他说:咱村儿就是人心散,都各顾各的,谁也不管村里的事儿,最后咱村落得个软弱涣散村。听了老书记的话,田海军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只有工作做得实,民心才能越抓越实。

驻村期间,田海军聚焦民生、主动出击,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实事。他多次组织人力物力修理田间作业路、修整桥面、清理垃圾、修葺低保户房顶。从入村开始,就发动周围朋友和各种社会关系支持农村建设。第一个月就联系市内企业捐助地板100平、会议桌1个、40寸平板电视1台。百姓们看着新电视,踩着新地板,心里特别美。2018年,他争取到资金4万余元,为村委会进行维修改造,将破旧不堪的房屋整修一新,使村委会环境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明洁好;同时为朱庄子村争取桥梁维修资金2万元;积极联系当地驻军争取扶贫资金13万余元,为村子建设基础设施及进行法律援助;改造村内小河桥梁2座、建立广播站1个、援建广播设备2套和墙报2面。2019年协调项目资金200万,完成4公里村路2条,新建垃圾场2个;争取资金15万元,改造村委会广场、维修舞台,援助办公设备及广播设备等;协调社会力量4次来村,开展义诊、捐赠物品和现金累计达万元。2020年落实上级拨款280万元,修建村路3.0公里;村里完善果树合同,集体收入6万元;争取当地驻军帮扶,收到捐赠椅子及生活用品价值1.5万元,收到捐赠朱庄子村体育运动器械一套,价值万元。经过扎实工作,上瓦房村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在2021年初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

对于辽中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的村民来说,医疗问题始终是他们忧心的一件大事。妈妈街村常住人口9000余人,贫困人口多数是因病致贫,解决基本医疗问题,成为实现妈妈街村无贫困人口目标的重中之重。

毕业于沈阳医学院的郑玉鹏在派驻到妈妈街村伊始,在挨家挨户的调研走访中,就发现妈妈街村部分村民健康意识薄弱,缺乏一定的健康观念,存在医疗观念误区。最好的药是医疗知识,治大病最有效的方式是预防。为提高妈妈街村医疗预防能力,特别是对大病慢病的预防能力,从源头上解决村内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问题,郑玉鹏决定充分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积极与沈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沟通协调。

在沈阳医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与附属医院取得联系,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当即选派一批优秀的专家团队到妈妈街村进行义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附属医院专家团队来到妈妈街村,开展专家义诊“健康行”活动的同时,启动“乡村医疗人才培训计划”,为妈妈街村培养一批有能力、有专业的医疗人才。义诊专家团队由医务部、骨外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康复科、循环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全科等科室主任及骨干力量近20人组成,对200多名百姓进行了现场义诊,并利用模拟人现场进行了急求知识培训。义诊现场,专家团队还对村民的各种常见病进行科普宣传,纠正错误观念,提高村民的预防保健知识水平。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现场诊疗100余人,受到广大村民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如今,郑玉鹏每年都帮助村医到大医院接受专业的医疗培训,给妈妈街村留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让百姓大病早发现,小病及时治。

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实现脱贫,对于“脱贫”,康平县郝官屯镇新安堡村第一书记王丰不有着不同的思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救济式扶贫,王丰认为,只有拓宽贫困户的脱贫思路,增强贫困户通过劳动脱贫的信心,以通过实施项目进行开发式脱贫,才能真正做到帮扶资金功能由“输血”变为“造血”。

驻村三年来,他多次牵线联系沈阳市爱心人士结对帮扶新安堡村贫困户。为确保帮扶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力争让贫困户切实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王丰紧紧围绕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为贫困户寻找“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对象,因户制宜地帮助他们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爱心人士们不仅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向每个贫困户发放了米、面、油、被褥等慰问品,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贫困户正式确立了帮扶关系,通过启动资金、技术保障、产品销售等方面对贫困户给予长期支持。

 

抓防控,克时艰,扎根防疫一线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决胜之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一年。一边是猝不及防、来势汹汹的疫情挑战,一边是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脱贫重任。面对这双重高压,他们从始至终坚守在扶贫防疫最前线,一手脱贫攻坚,一手防疫阻击,坚决打好脱贫”“战疫两场战,尽自己所能,努力书写着驻村扶贫这张沉甸甸的答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康平县郝官屯镇新安堡村第一书记王丰放弃休假靠前指挥,第一时间返岗驻村,迅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村干部采取“分片负责、包干到户”的方式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和排查登记,对摸排出的132名外地返乡人员安排自我居家隔离,并落实监管责任人负责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和室内消毒工作。为了让防疫知识家喻户晓,建立了防控工作微信群,每日在群内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

为强化外来人员及村民的管理,保证村口“关卡”24小时有人在岗巡查,王丰发动党员干部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并带头值班值守,认真对过往车辆进行监测,及时劝返外来车辆,减少外来人员流动。上到年逾70岁的老党员,下到刚刚入学的大中专青年学生,以及在村的全体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全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鉴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他组织村干部统计村民对化肥、种子等春耕物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情况,统一采买后把物资运进村送到户。同时,引导农民群众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提醒大家一家人干一家人的活,不在田间地头闲聊。”

同样牺牲春节假期坚守在防疫第一线的还有新民市高台子镇腰高台子村的第一书记朱庆阳。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朱庆阳在抗疫工作中冲在一线,严格按照高台子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参与组织本村防控新冠肺炎工作,腰高台子村第一时间组成村里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各项工作。201911月,朱庆阳寻求企业出资为村里免费安装了广播系统,彻底结束了村里没有广播的历史。在此次防控疫情关键时刻,大广播喇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从上午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循环播放预防知识和当前防控形势,打通了农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院的驻村书记们始终坚持用情为民、冲锋在前、使命在肩,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鲜艳的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年来,沈阳医学院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们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百姓的工作理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市属高校,“十四五”时期,沈阳医学院将继续履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主动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继续派驻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     辽ICP备1800863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46#     邮编:110034      传真:+86-24-622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