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医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 >> 沈医人物 >> 正文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记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裴秀丛教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6日   浏览次数:588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

——记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裴秀丛教授

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她无私奉献,不忘初心;作为有二十五年党龄的党员,她直面疫情,勇于担当;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她竭尽全力,为家分忧。

                                   ——题记

裴秀丛教授,硕士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书记兼副院长、中国毒理学会工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生物标志物委员会委员。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人选、沈阳高校师德先进个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在科研方面,裴教授一直从事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免疫、生殖毒性机制的研究。她从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的角度,以免疫细胞为切入点,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整合数据,筛选并验证混合暴露引起化学物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功能基因转录和表观遗传调控角度,研究化学物的生殖毒性机制及其联合作用模式,这项研究对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并主持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科技厅及市级等项目。201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合作项目的资助,裴教授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公派访问学者工作,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卫生毒理学的学科带头人,裴教授专注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她积极引导年轻教师努力工作,开拓视野,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所带学科中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层次3人,万层次2人。

学无止境,教亦无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更是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裴教授深知学科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她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不断将科研创新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学方面,裴教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课程和实践相融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动手和终身学习能力。根据社会需求,修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方案,提高实验课比例,借鉴项目的思路开设综合性实验,增设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把“教、学、管”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有序的课堂管理,积极开启具有专业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全过程评价。裴教授还以项目研究成果为学生做讲座,将科研项目融入到学生毕业实习,组成科研小组,指导本科生、研究生申报课题,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向“问题发掘”与“自主创新”两个方向延伸。在不断地探索中,《卫生毒理学》课程逐渐形成了将毒理学研究热点问题融合于课程教学中,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卫生毒理学》课程也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是沈阳市重点专业的金课项目。

立德树人 服务社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裴秀丛在党旗前高举右手时,铮铮誓言诠释了忠诚;当她踏上教育这片热土时,满腔热血铸就了担当;当她驻守三尺讲台时,四季春秋饱含着信仰。裴教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裴教授以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将思想政治和专业课程“融合共生”,推动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内容,在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裴教授带领所在支部开展“十个十”工程活动,围绕“四史学习提素养”、“红色熔炉铸党性”、“初心传承敢担当”三大主题开展共产党员工程,依托“百名党员讲党史、百名党员手绘党史、创建百名党员寝室学习基地,百名党员寝室宣讲团、百名党员献百策、百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永远牢记使命守初心”等活动,回溯精神的根脉,感受涌动的初心。在她的带领下,公共卫生学院学工党支部获批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在裴秀丛的指导下,公共卫生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依托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探索党建工作新载体,以党支部队伍为主力,推出预防艾滋病系列特色精品活动,打造具有沈医特色的防艾品牌,在校内外及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以学生党员为团队核心的青春红丝带社团;依托省、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沈阳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联盟”,沈阳市20多所本专科院校加入其中,进一步促进沈阳市高校防艾工作有效开展。开展“预防艾滋,健康校园”艾滋病与性病预防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同伴教育转化案例”,被推荐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高校防艾基金典型项目,并被其他高校借鉴、推广。以防艾宣传教育为载体,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健康科普大赛,其中《遇艾予爱》《命运的岔路口》等防艾宣传作品获三等奖。连续两年打造精品项目《瞳孔里的太阳》和《爱的力量》——“世界艾滋病日”公益宣传片,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记录防艾宣传工作,被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宣部平台、辽宁平台等宣传报道,浏览量近60万人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彰显社会责任。

勇于担当 牢记使命

2020年疫情初始,依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势,裴教授积极筹建沈阳医学院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在线服务平台,该平台由30名公共卫生学院的高级技术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组成专家组,面向全校师生及广大民众,通过电话热线、互联网的远程视频及微科普等方式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该平台先后被中国日报网、辽宁省教育网、新浪网凤凰网北国网等报道,受到广泛关注。

2022年3月,校园封闭管理期间,裴教授冲锋在前,主动进校,勇于担当。带领公卫团队积极参与学校的《疫情防控校园封闭期间管理手册》及《疫情背景下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沈阳医学院疫情防控2022年规章制度汇编》的编写。她依托专业优势,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心理、抗疫精神与思政教育等流行病学调查。作为专家组成员,她多次参与学校的疫情研判、消毒杀菌及网格化管理等工作,给全校学生进行两次疫情防控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讲座,组织撰写每日疫情研判报告,已完成277期。

校园全封闭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她充分发挥校友宝贵资源,组建由省、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及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资深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咨询组,为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此外,成立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师生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组,定期对学校食品安全进行检查,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课堂延伸到实践中,也为疫情期间的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用爱搭建 沟通桥梁

 

2021格桑花盛开时节,公共卫生学院迎来了首批五名藏族学生。从开学入校到日常学习生活,裴教授都给予他们深切关怀紧密结合藏族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思想教育和管理鼓励她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崭新的大学生活,并尊重民族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习俗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让她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公卫大家庭的真挚暖意。

“疫情隔离不隔爱,深入宿舍暖人心”。2022年,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作为5号宿舍楼楼长,裴教授与学生同吃同住,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所需所求,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既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点滴细节中。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缓解校园封闭期间学生的心理压力,裴教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她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情景剧大赛、“世界卫生日”纪念活动、记录校园封闭期间志愿服务的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以满满的正能量去引导、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为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裴教授组建5号楼临时党支部,开展志愿服务、“垃圾自我倾倒”等工作,为配合学校的网格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她为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发挥家校联动作用。也使她们对学校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疫情之下,2022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以“高质”、“兴辽”、“全员”为就业目标,裴教授精准施策,多举并措。建立毕业生就业台账,落实“三包”政策帮扶全覆盖就业,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积极开展“访企拓岗”线上交流会,邀请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等企事业单位与学生深入交流,并通过优秀校友的现身说法,对毕业生求职应聘进行精准指导,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无缝衔接,为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扎实推进高质量就业。

 

 

 

版权所有©  (中国.辽宁)沈阳医学院     辽ICP备18008634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146#     邮编:110034      传真:+86-24-62215656